天气渐热,不少人偏好吃清爽的食材,例如你喜欢吃凉面、荞麦面、或是冬粉吗?小心不知不觉踩到血糖地雷!日本糖尿病名医提醒,有些看似清爽少负担的食材,其实是潜藏的高血糖推手,别再因为其低GI或清爽的形象,害你误以为对控糖有益,实际上让你的血糖悄悄飙升。

4种清爽系食材,竟是潜藏的高血糖推手

冬粉:低卡假象暗藏控糖陷阱

冬粉透明轻盈的外观,常被用于低卡饮食和减重菜单,但市售冬粉其实主要多半是绿豆淀粉(俗称粉丝)或马铃薯淀粉制成的,GI值高达68-80,根本就是高糖食材之一!再加上冬粉吃下肚之后消化吸收快,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,吃火锅时加入大把冬粉,以为很健康养生,却因为一不小心就吃过量,成为控糖大敌!

如果要选择食用冬粉的话,可以挑选由绿豆制成的冬粉,要注意并非是绿豆淀粉织成的粉丝,辨别方式其实不难,可以透过「烹煮时间」来判断:马铃薯淀粉做的冬粉下锅后约30秒就熟,而真正由绿豆制成的冬粉则需要7到8分钟才会煮透。

【聪明吃法】喜欢吃冬粉的话就多注意份量,控制总体摄取量仍是首要关键,最好搭配大量高纤蔬菜如花椰菜、空心菜、菠菜,以及蛋白质如虾仁或鱼肉,烹调时避免过多油脂或糖分高的酱料,吃得更健康。

荞麦面:低GI不等于低血糖

所谓的GI值(Glycemic Index)是衡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让血糖上升速度的指标,通常GI值在55以下,就称为低GI食物。例如日本人很常吃的「荞麦面」,吃起来独具滋味又清爽,同样深受台湾人喜爱,且因为GI值只有54,常被视为健康主食的选项,然而,日本糖尿病名医山田悟却在《控糖》一书中表示,这完全是误会一场!

「每当我告诉大家荞麦面与荞麦汤的含糖量高,很容易引起用餐后高血糖时,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惊讶!」他解释,荞麦面的GI值是54,以主食而言确实是GI值较低的食材,是GI值低不代表能完全避免血糖飙升!研究显示,只要是摄取高糖食物,无论GI值高低,都容易让血糖迅速上升,但只要含糖量低,则不论GI值多少,都可以阻止用餐后高血糖的发生。

换句话说,虽然荞麦面属于低GI食物,但只要大量摄取过多糖类,一样会造成血糖上升,因此如果是吃荞麦面搭配「山药泥、荞麦汤」,简直成了糖类叠加的爆糖组合,让血糖更容易失控!

【聪明吃法】最简单的就是减少单吃面条的情况,避免快速吸收糖类造成血糖波动。享用荞麦面时,可以搭配高蛋白质与高脂质的食物,抑制血糖上升。例如先吃煎蛋、淋上橄榄油的蔬菜色拉,再吃荞麦面,这样的饮食顺序可以预防餐后高血糖、减缓血糖波动,让你吃完午餐神清气爽、不昏昏欲睡。

糙米:多吃不一定多健康

糙米因为少了精制的过程,比起白米饭保留更多膳食纤维和营养素,近年成为健康饮食新宠,也让很多人认为糙米比白米健康,甚至多吃无妨。然而,山田悟医师则认为,虽然提糙米的膳食纤维确实很丰富,或许能稍微抑制血糖上升,还可以吃到白米中没有的营养,但无论白米或糙米,含糖量都不容小觑,只要吃太多、没控制好份量,控糖效果依然很有限!

【聪明吃法】把白饭换成糙米当然有很多好处,但绝对不是多吃最健康,控制份量很关键!如果担心米饭减量会肚子饿,建议配菜选择高纤蔬菜、鸡胸肉等优质蛋白质,可以增加饱足感、降低整体糖摄取。

凉面:夏天消暑的高糖隐患

凉面是夏日餐桌的常客,凉爽口感搭配各家小吃独门调味,深受台湾人喜爱。然而,凉面使用的面体主要是精制面粉制成,GI值约在65-75之间,属于高糖食材,容易快速提升血糖。搭配的酱料如芝麻酱或甜咸酱汁,又再增加了糖的摄取量,还可能因为高油脂,造成血糖波动更剧烈。

除此之外,凉面因为不需要加热,许多店家在早上制作后便一路贩售到下午甚至晚上。不少摊贩更直接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,缺乏冷藏设备,让这一大团凉面就成了细菌最喜欢的「温床」。在夏季的高温下,凉面若持续暴露于常温环境,只需短短3到4小时,面体中的细菌数量就可能暴增数十倍,甚至上百倍。

【聪明吃法】如果要吃凉面的话,最好观察店家环境是否安全,在食用时也要有意识地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取。比如先吃小黄瓜丝、红萝卜丝、额外单点蔬菜,再吃鸡肉丝或加个水煮蛋,最后才吃凉面,酱料方面有时可以挑选较低糖低油的日式酱油,换换口味又能减少额外热量与糖分负荷喔!

Leave A Reply
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