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越莓果干因「泌尿道保健」形象深受女性青睐,但它真的是「健康零食」吗?一名45岁的女性上班族习惯饭后吃蔓越莓果干「保养身体」,五年来体重持续增加,BMI达32(中度肥胖)。年底健康检查更显示,她的空腹血糖高达115 mg/dL(正常值60~100 mg/dL)。原以为是即将到来的更年期引发的代谢问题,直到前往「初日诊所」,由内科暨减重专科医师陈威龙详细问诊后,才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每日必吃的蔓越莓干!
吃蔓越莓干保养,她血糖狂飙体重又失控!
这名患者每天饭后都抓一把蔓越莓干,甚至外出跑业务时也会随身携带,认为这是「健康又方便」的零食。然而,她不仅空腹血糖偏高,饭后血糖也飙升至185 mg/dL(正常值60 mg/dL~139 mg/dL),属于糖尿病前期,长期食用过量果干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。
为何果干成了残害健康的凶手?陈威龙医师说明,天然蔓越莓富含前花青素(PACs)、多酚及维生素。根据201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篇研究显示,每日摄取36毫克以上的前花青素可有效预防泌尿道感染。
但是天然蔓越莓酸涩难以入口,市售蔓越莓干为提升口感与保鲜效果,通常添加大量糖分与葵花油。「加工果干虽然营养浓缩,但热量同样大幅提高。」过量摄取不仅会让体重与血糖失控,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。
低GI水果,吃错份量也成「糖分炸弹」!
陈威龙医师强调,无论是新鲜水果还是脱水果干,都有其营养价值,重点应该在于「适量」。虽然果干的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含量远高于同等重量的水果,但因热量提高,且市售果干常含高糖、高钠与防腐剂,需格外留意食品成份标示。
而即便是低GI的新鲜水果,若摄取过量或进食顺序不当,也可能成为「糖分炸弹」,对于有体重控制需求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族群更要小心。
健康零食选择要谨慎,才能让饮食真正成为保健助力,而非健康负担!若已注意种类与摄取量,但体重或血糖依然异常,建议寻求专业医师协助评估。